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国残联的有力指导下,省残联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紧扣推进“五个聚力”工作思路和建设“三个残联”目标,将政治导向、改革导向、实干导向、责任导向贯穿始终,不断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推动残疾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残联对我省残疾人工作给予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全省第六次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成功召开,省委书记胡和平、省长刘国中等会见了大会代表。省政府继续为残疾人办十件大事实事。《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陕西省筹备工作总体方案》《省残疾人联合会改革方案》出台。贺荣、梁桂、牛一兵等省领导对残疾人工作做出批示,梁桂常务副省长专题调研残疾人工作,都给予充分肯定。中国残联周长奎理事长,以及吕世明、程凯、贾勇、相自成等来陕调研指导工作。
省残联多项工作在全国交流经验或在我省召开会议推广。中国残联专门发文,推广我省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工作经验。全国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现场会在我省召开,对我省工作经验进行了推广。扶贫基地助残增收、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辅具适配带动残疾人综合服务、动态更新及试点、基层残联组织建设专项改革试点等工作,在全国会议上交流了经验或得到肯定。
我们集中推进了以下工作:
一、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学听跟”专项活动,不断增强残联的政治性
将主题教育和专项活动相结合,把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压紧压实,结合实际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一是在强化理论武装中提高政治站位。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会党组带头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形成了以会党组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党支部学习为主体、党员自学为基础的理论学习格局。党员干部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对标对表校准偏差,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面向广大残疾人,开办手语新思想、听学新思想栏目。二是在开展调查研究中转变工作作风。建立会领导调研联系点制度,组成7个调研组,聚焦脱贫攻坚、康复救助、残联改革等,采取驻地蹲点、解剖麻雀、座谈讨论等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并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三是在检视整改问题中凝聚思想共识。通过设立意见箱、开展谈心谈话、走访残疾人家庭等方式,广纳群言。召开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检视问题集体讨论会,执行理事会检视问题33个。目前,完成整改或取得阶段性成果的29个,正在积极推进的4个;新建制度规范4项,健全已有制度措施33项。
二、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在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中担当作为
始终把助推残疾人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进一步整合资源资金,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用于助残脱贫。一是实施重点项目,促进脱贫解困。建设农村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60个,辐射带动1800多名残疾人增收脱贫。实施贫困残疾人阳光增收扶贫政策,扶持4200多户增收。实施农村残疾人电子商务扶贫政策,超过500名贫困残疾人在电商产业链就业。对1.2万人次重度残疾人给予托养照护服务,对1250人次贫困重度残疾人给予集中托养照护。对7000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二是突出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按照“到县、进镇、入村”原则,开展残疾人脱贫和助残脱贫典型事迹宣讲9场,共计2800余人参加。对宣讲录像通过省委组织部远程教育平台推送,实现典型事迹到村到人。2人参加全国脱贫攻坚巡回报告,1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5人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三是完善政策部署,凝聚工作合力。联合制定《扎实推进助残脱贫实施方案》,从8个方面明确任务目标。开展苏陕残联扶贫协作,江苏残联系统累计落实物资资金1450万元。争取国际助残联盟北京代表处开展扶贫项目。
三、围绕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托底补短
以《陕西省“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为总揽,集中精力抓好项目实施、政策落地。一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配合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数据录入,推动补贴发放规范化、科学化。投入1000万元,开展残疾人临时救助,并督导基层应救尽救。为3.8万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及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就业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二是加强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一人一案”解决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问题。资助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2747名。开展校企订单式合作,促进省城市经济学校产学融合。全省组织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162场次,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3.02万人,多形式安置残疾人就业8396人。参加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 6名选手获得全国前八名。三是推进精准康复服务。建立残疾人康复档案93.5万人,完成签约67.4万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57.5万人。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出台《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准入标准与技术规范(试行)》,综合管理平台上线运行,救助残疾儿童7050人,康复服务满意率95%以上。推进残疾预防试点工作。举办全省首届听力语言康复教师技能大赛,并在全国大赛上获得优秀成绩。省康复医院通过三甲创建现场评审。四是提升辅具适配服务水平。为14万残疾人提供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在11个县开展国家辅助器具科研重点课题项目,在丹凤等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辅助器具带动残疾人综合服务试点,初步建立了县域残疾人一体化综合服务模式。在全国辅助器具技术交流竞赛中夺得2金。五是加强残联组织建设。整合五大专门协会及基层残疾人组织服务资源,构建多级联动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在全省10个县(区)开展基层残联组织专项改革试点。发挥动态更新国家试点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动态更新工作机制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完成全省残疾人家庭收入调查。加强残疾人证管理,助力脱贫攻坚社保兜底工作。稳步推进第三代残疾人证试点。参加第三届全国残疾人专职委员知识竞赛,2名选手获得一等奖。
四、唱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旋律,努力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紧扣重点工作、重要节点、重大节日,在残联系统和残疾人群众中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旋律。一是开展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推荐与表彰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共推荐全国自强模范5名、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助残先进集体2个、全国助残先进个人3名、残疾人之家4个,表彰陕西省自强模范44名、陕西省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31名、陕西省助残先进集体34个、陕西省助残先进个人29名、残疾人之家20个。二是抓好重大活动、重要节点宣传。以丰富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感召和动员全社会关心帮助残疾人、关注支持残疾人事业。邀请有关国家驻西安领事馆官员参加第二十次“全国爱耳日”活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全年播出《共沐阳光》20期、《“服务残疾人,追梦新时代”理事长专访节目》13期,在各类媒体平台发稿610余篇,在新媒体融合运用方面取得新突破。三是创造条件让残疾人精神生活更充实。组织残疾人观影活动,推动建立“盲人影屋”。举办第二届全国听障朗诵大赛陕西省决赛、第七届残疾人作家走进汉中采风活动。2人在“五月花杯”全国残疾人诗歌大赛中获奖。启动第九届残疾人健身周西安主会场活动。举办全国第三届残疾人冰雪季活动,承办全国旱地滑雪教练员培训班。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我省13个单位、16名个人获得全国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称号。四是加大残疾人权益维护力度。严格贯彻《信访条例》及相关工作制度,加强“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和网络信访渠道建设,全年处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1529人次,未发生进京访和集体访。进一步加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发放管理工作。出台支持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信息消费实施意见。五是凝聚社会力量扶残助残。各专门协会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服务活动。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募集资金物资2041万元,2.9万残疾人直接受益。中国狮子联会陕西代表处开展各类助残活动132次,参与狮友2300人次。
五、把筹备全国残运会特奥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主动担责推动有关工作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办一届精彩纷呈的运动会”和“办赛精彩、参赛出彩、发展添彩”要求,推动筹备工作良好开局。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和顶层设计。先后制定了《关于同步推进筹办工作的通知》《关于统筹推进全运会、残运会筹办工作的通知》《残运会筹备工作机制》《无障碍建设与改造指南》等文件。制定残运会“两清单一计划”,确定43个大项的项目布局。二是全力做好参赛及备战训练工作。坚持以赛促练,在国内外各类赛事中获得金牌32.5枚、银牌33.5枚、铜牌54枚,4名教练员、12名运动员入选国家队参加世界锦标赛,7人获得东京残奥会参赛席位。开展残疾人运动员后备人才选拔招生工作,积极组织冬季训练。充实筹办工作力量,成立省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三是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氛围营造。做好比赛场馆和周边社会环境无障碍建设,多次组织专家对场馆建设督查评审。选派人员观摩国内外残疾人重大赛事。启动残运会特奥会宣传预热,组织“牵手残疾人,走进残运会”系列活动,完成全运会官网残运版块的制作,配合完成天津残运会接旗活动。
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升残联组织联系凝聚服务残疾人的能力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两个责任”为抓手,推动党建各项任务抓实抓好。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三会一课”组织管理,扎实开展“对标定位、晋级争星”活动、党支部书记讲党课、专题培训班、学习体会展评、“爱祖国、讲奉献、敢担当”演讲比赛以及“永远跟党走”等主题党日活动。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行主体责任清单管理,扎实开展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活动,开展教育提醒、监督检查、警示教育活动,做实做细日常监督。严格执行机关各项制度,主动公开“三公”经费等重要事项,自觉接受监督。三是提升残疾人事业资金绩效管理水平。开展残疾人事业项目资金检查,集中力量下沉到项目实施单位,以省对市、市对县“两个全覆盖”倒逼资金管理更加聚力聚效。加强政府采购项目管理,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助残服务工作。修订《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省级专项资金以因素法测算分配,推进项目整合,赋予基层更多自主权。
发布 :系统管理员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