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F11打开全屏
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国残联的有力指导下,省残联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牢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殷殷嘱托,紧扣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围绕“五个聚力”工作思路和建设“三个残联”目标,不断开拓进取、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实现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了新贡献。
省委、省政府对残疾人工作始终高度重视。省委书记胡和平出席省残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开幕式并讲话,在西安的所有省委常委出席开幕式。省长刘国中阅批残疾人来信,主持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工作、参加国内外有关赛事获奖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奖励工作,推动2013年以来5次赛事总计3140.38万元奖金的解决,长效化奖励机制正在研究制定之中。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残联主席团主席梁桂就残疾人工作4次讲话、多次批示,并出席有关活动。省政府2次印发残疾人工作文件。有关部门对涉及残疾人领域的工作积极配合支持。十四届全运会筹委会将省残联纳入筹委会成员单位,加挂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陕西省筹备委员会牌子,增设残运工作部。省委、省政府及有关方面对残疾人工作给予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始终激励和鼓舞我们更加扎实地工作、更加用心用情用力地服务残疾人。
一年来,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开启新时代陕西残疾人事业新征程
按照省委“抓首要、大学习、促发展”的要求,在残联系统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带领广大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
一是在强化理论武装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举办宣讲会、专题培训班、学习体会展评、演讲比赛等途径,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情。拓展教育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赴梁家河、遵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进行现场教学、重温入党誓词、交流心得体会,铸就维护核心的思想基础、情感认同。将“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紧密结合,聚焦靶心,不断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政治素质。
二是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工作蓝图。坚持“好班子、好报告、好会风”标准,指导全省各市(区)、县、乡级残联自下而上开展换届,1299个乡(镇、街道)残联、107个县(市、区)残联和9个市级残联按时完成换届工作。完成《“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在此基础上,研判提出未来五年要“聚力政治引领、脱贫攻坚、精准康复、民生保障、环境建设”,建设“活力残联、贴心残联、阳光残联”的思路和目标,并在省残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形成共识。这次大会还选举和推举产生了省残联新一届领导机构,为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共建美好生活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是持续抓好中、省残联七代会精神落实。中、省残联七代会召开后,第一时间对全省残联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做出部署。党组、理事会成员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利用调查研究、检查工作、召开会议等途径,帮助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准确理解和把握大会精神。制定大会工作报告确定任务的分工文件,逐项夯实责任。对与会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逐项研究落实办理意见。为有效提升换届后市、县级残联领导同志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筹办了全省残联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
四是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分别开展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及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对全省1314142名持证残疾人和25522个村(社区)进行入户登记,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等主要数据分析研判、提出对策,推动动态更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建成前置数据交换站,为省公安厅、民政厅等相关省级单位提供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完成相关数据比对工作。首次依托“专职委员在线”系统,举办了全省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省级培训班。我省的工作经验,在国家级培训班上进行了交流推广。这项工作的常态化进行,为拓展工作思路、改变工作路径、工作重心下移、聚焦主责主业提供了依据。在榆林市试点推广第三代智能化残疾人证,并对全省办证系统管理员进行培训。
二、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把“三个着力”作为重要遵循,力扛政治责任,找准工作切入点,深入实施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引领贫困残疾人稳定如期脱贫。
一是不断完善政策部署和基础支撑。协调省级9个部门,组织各市(区)及11个深度贫困县残联有关人员,在咸阳市武功县召开了全省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分析面临形势,交流先进经验,就落实中、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分工任务做出部署。举办了全省残联系统扶贫干部培训班。联合出台《助盲就业脱贫行动实施方案》。协调中省有关方面,实现了“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和“陕西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互联互通。
二是实施重点项目促进脱贫解困。持续实施“贫困残疾人阳光增收”,全年扶持4260户,平均带动增收2000—3000元。实施“农村残疾人电子商务扶贫”,全年扶持500人。建设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60个,扶持带动1800多名贫困残疾人有序进入劳动市场。对1250人次失能贫困重度残疾人给予集中托养照护。累计投入3000万元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惠及12000多人次。投入2515万元,6185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实现了通行无障碍。
三是激发贫困残疾人内生动力。在省残联内刊、网站及省内各类媒体开设“脱贫攻坚、精准助残我们一起行动”“残联理事长讲扶贫故事”“残疾人脱贫攻坚”和“脱贫路上”等专题专栏,连续报道残疾人脱贫攻坚典型事迹和各地先进经验。向全省残疾人发出了“自强自立不畏难,我要脱贫奔小康”的倡议,号召各级残疾人专门协会发挥优势,动员所代表的残疾人群体,在脱贫路上不掉队、勇争先。2人事迹收入《全国贫困残疾人脱贫典型事迹汇编》。
四是用心用情抓好联村帮扶。先后组织有结对帮扶任务的52名干部,分10批次赴罗村开展帮扶活动,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建立了密切及时的联系。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特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举办3期结对帮扶干部培训班。包扶村贫困户退出15户60人。在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扶贫办对全省驻村联户扶贫工作考核中,省残联驻村工作队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等次。
三、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托底补短,为全省民生保障作出贡献
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工作,推动普惠特惠政策落细落小落实,广大残疾人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一是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推动建立“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省级财政全年投入5亿多元,110多万人次残疾人直接受益。指导各级残联组织和帮助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参保率达95%以上。将600名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面临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3177名残疾人得到临时救助。为38200名残疾人专职委员以及个体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残疾人购买2018—2019年度意外伤害保险。
二是提升残疾人教育就业水平。实行残疾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的15年免费教育。会同省教育厅,对全省7—14周岁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核查,制定“一生一案”档案。资助贫困残疾学生和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1716名。推动省政府颁发第211号令《陕西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会同省发改委等15部门出台《关于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联合六部门举办第六届全省残疾人技能竞赛。启动千名贫困残疾妇女培训项目,开展残疾人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24959人次。继2014年之后,全省公务员考试再次定向招录残疾人;省属事业单位首次公开招录残疾人。一年来,全省通过多种形式共安置残疾人就业8125人。
三是残疾人康复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创新开展精准康复签约服务,全省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团队1.4万个,开通工作账号2.5万个,已为74.5万残疾人建立康复档案,完成签约37.9万人,39.7万名有需求的残疾人享受到基本康复服务,探索形成的精准康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陕西模式,得到中国残联认可,全国精准康复服务现场会在我省召开。与陕西地矿集团签订医疗机构移交框架协议,陕西地矿医院将整体划转省残联管理。投资1400万元为4个县级康复中心、210个乡镇卫生院、100个社区卫生室、1360个村卫生室配备基本型康复器材。培训基层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和康复服务人才4000余人。扎实开展残疾预防试点工作,完成残疾儿童筛查、残疾评定等6429例。推动省政府出台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实现了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由实施项目转向制度化。全面完成年度各类康复计划任务,全年为2963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训练救助,完成人工耳蜗植入100名、听障康复训练200名、验配助听器2000名、假肢和矫形器装配2030名、基本辅具适配12万名、精神患者服药补贴9.9万名。
四、突出残疾人主体作用,进一步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以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国残联成立30周年为契机,精心策划重点宣传,讲好残疾人故事,传播残疾人事业好声音。
一是抓好重大活动、重要节点宣传。先后在在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等媒体及网站刊发反映残疾人工作的各类稿件730余篇(条),中央办公厅采用信息1篇。发挥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作用,第一时间发布我省残疾人工作动态及惠残政策,累计编印《陕西残疾人》《陕西残疾人工作动态》《陕残通报》32期。协调陕西广播电视台,对省“两会”开幕式进行电视手语直播。借助省政府政策吹风会平台,解读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广播专题《共沐阳光》《秦风热线》全年播出32期。
二是创造条件让残疾人精神生活更充实。依托市、县、特教学校、社区、各协会、示范点,就近就地就便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扩大残疾人参与率和覆盖面。成功举办首届全国聋人书画联展。实施重度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1000户。成功承办了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预赛暨全国残疾人轮椅篮球锦标赛。在国内外比赛中我省获得金牌28枚、银牌18枚、铜牌18枚,尤其是冬季项目上喜获首枚金牌。组织残疾人观影、残疾人作家采风等残疾人乐于便于活动。聋人舞蹈《大老碗》参加了2018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录制。中国残联编辑的《我们的30年》一书30位残疾人中,我省入选2位。
三是汇聚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合力。成功承办第四届中美残疾人事务协调会西安分会。为加强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联合省社科院成立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围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要节点,开展辅助器具捐赠、文艺演出、慰问残疾人、就业招聘、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展示、贫困残障儿童义诊和音乐节等系列活动。各专门协会努力发挥贴近本类别残疾人优势,积极反映残疾人的特殊状况和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示范引领性的服务和品牌活动项目。省盲协开展提高盲人职业技能和生活质量等十项活动;省聋协着力丰富聋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聋人就业、维护聋人合法权益;省肢协以组织活动为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工作;省精协推动“精残政策进万家”项目,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业务培训、家属座谈、义诊活动。省智协以“牵着蜗牛去散步”为载体,推动各项工作向基层延伸。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募集资金物资3355.15万元,使28739名残疾人直接受益。中国狮子联会陕西代表处开展各类助残活动167次,参与服务狮友5000余人次。
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升残联组织联系凝聚服务残疾人的能力
把党的领导贯穿残疾人工作始终,不断强“三性”、去“四化”,推进活力残联、贴心残联、阳光残联建设,更好地承担起新时代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任和使命。
一是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管理,细化党组主体责任、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的分管责任,层层传导管党治党责任。积极配合省纪委驻民政厅纪检组履行监督职责。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全部纳入集体决策。通过教育、培训、约谈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底线意识。开展冯新柱案“以案促改”工作、干部作风排查整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集中整改等,坚持不懈转作风,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
二是健全完善机关规章制度。从促进工作规范化入手,建立了会领导周工作例会、会领导周工作信息通报、机关和直属单位本周工作小结和下周重点工作汇报、重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督办等制度,促进内部工作沟通和执行力提升。加强基层管理,档案管理获得省级优良单位。坚持法治思维发展残疾人事业,在全省国家公职人员学法用法考试中受到通报表彰。把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作为提升工作水平的“助推器”、堵塞漏洞的“防火墙,开展了省残联机关有关规章制度的清理、修订和完善工作,涉及党组、理事会、办公、财务、人事、请销假6类28项规章制度,使制度的笼子扎细扎密扎牢,大家办事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三是严管资金防范廉政风险。进一步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会议费管理办法》《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等财务管理制度,在项目资金分配中更多地实行因素法分配资金。为了使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更加聚力聚效,组成3个检查组分赴11个市(区),通过召开会议、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和电话回访等多种方式,对全省2014至2017年中、省残疾人事业项目资金执行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这次检查是省残联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全、覆盖面最广的一次,并报请省委列入部门唯一的督查清单。为巩固成效,每年实行省残联对直属单位和各地市全覆盖检查、地市残联对区县全覆盖检查的制度化安排。
发布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