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官方网站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 正文

春风化雨润心田 产业帮扶结硕果——陇县残疾人联合会助残增收工作侧记

  • 发布时间:
  • 2025-04-27
  • 来源:
  • 浏览次数:
  • 798

  四月的陇县曹家湾镇,田野间一派繁忙景象。农户们正抢抓农时播种柴胡,翻整土地的声音此起彼伏。在众多忙碌的身影中,残疾人王银忠格外引人注目。他小心翼翼地捧着刚免费领到的柴胡种子,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些种子就是希望啊!有专家手把手教技术,公司还包收购,咱心里踏实”。

wechat_2025-04-24_154210_864.jpg

  这幅生动的春耕图景,源自陇县残联开展的精准助残实践。去年通过走访调研及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发现,尽管部分残疾人受身体条件限制,仍保持着强烈的就业创业愿望。“要是能有点产业咱这日子就好过多了”——走访入户过程中曹家湾镇残疾人这句质朴的心声,成为陇县残联创新帮扶机制的突破口。

  陇县残联创新提出,以曹家湾镇为试点,立足其“七山二塬一分川”的特殊地貌和悠久的中药材种植传统,将残疾人群众嵌入中药材产业发展链条。通过“走访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县残联发挥牵线搭桥作用,成功对接宝鸡市西合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构建起“企业+农户”帮扶模式。

  在具体实施中,县残联建立起三级筛选机制:首轮考察土地条件、劳动能力等硬件指标,二轮评估种植意愿与发展潜力,三轮开展适应性评估。经过科学筛选,最终确定22户符合条件的家庭作为首批帮扶对象。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配套推出“三个一”保障体系——一场技能培训、一套技术规程、一份保底订单。

  去年春季,50余名残疾人参加了金银花种植技术实训。在曹家湾种植基地,农技专家将课堂搬到田间,手把手教授整地、育苗、采收技术。“专家把门道讲得明明白白,还带着我们实操,现在心里有底了。”参训学员如是说。这种“理论+实践”的沉浸式培训,让学员们快速掌握了标准化种植技术。

wechat_2025-04-24_154248_656.jpg

  今年,助残增收工程实现提质升级。宝鸡西合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创新推出“四包一优先”服务模式:包种苗供应、包技术指导、包质量检测、包产品收购,优先雇佣残疾人参与季节性采收。在曹家湾镇,14户残疾人已种植柴胡52亩,预计户均年增收可达8000元,30余名残疾人计划在金银花种植基地开展务工,9名残疾人在西合药厂就近务工,实现“土地收益+务工收入”双增收。

  望着播种好中药材的农田,不少残疾人感慨道:“种下的不仅是药材,更是生活的盼头”。县残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产业链助残”模式,让更多残疾人通过产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在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中绘就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发布 :宝鸡市残联

推荐新闻

× 分享到微信
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官方网站-底部版权

版权所有: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 备案序号:陕ICP备10200557号

地址:西安市新城广场省政府大院内

网站管理及技术支持: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 电话:029-87292111

  • 微信公众号
    查看公众号
    陕西残联
  • APP下载
    APP下载
    精准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