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正浓,第32届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如期而至。10月25日开幕以来,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展览区人头攒动,成为展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展区重点展示了“巧手筑梦”“共富沃土”“智赋未来”三大助残主题,全方位展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创新成果。省委书记赵一德,省政协主席徐新荣,省委常委、秘书长王海鹏,副省长武文罡先后到展馆参观。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荣贤,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于国强参加。


  巧手筑梦,心绘韶华。“十四五”以来,陕西省残联充分发挥文化“扶志”“扶智”作用,通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培养技能人才、培育文创品牌,扶持建设残疾人工艺品制作单位和“美丽工坊”30余家,激发残疾人的内生动力,帮助数千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学生的艺术作品色彩斑斓、构思精巧;洽川葫芦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文创葫芦雕刻精细、别具匠心;洛南县的巧手草编工艺品既实用又美观。更令人感动的是,残疾人朋友现场展示熏香、文创葫芦和馨秀制作技艺,指尖流转的技艺展示出残疾人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无限创意,彰显出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实现了 “精神共富”与“物质增收”双赢。

  产业赋能,共富沃土。在全省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的基础上,陕西省残联进一步开展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资助建立农村助残就业增收基地514家,每年实现3000多名残疾人就业,带动2万多户残疾人家庭增收。创新实施了助残共富促“千万工程”,将农村残疾人就业增收嵌入陕西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宝鸡市凤县红花铺镇草凉驿村的艾草养生产品清香扑鼻,铜川市印台区陕西八方智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果汁产品色泽诱人。一件件优质产品背后是残疾人挥洒汗水的坚韧身影与融入乡村振兴、实现自我价值的动人故事,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沃野千畴中绽放出绚烂的光芒。
  智赋未来,共享福祉。近年来,省残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残疾人事业面向新科技的时代要求,不断通过精准掌握助残科技需求、搭建助残科技平台、构建良好创新生态、汇聚壮大助残科技力量,大力推进科技助残工作。康复机器人利用外骨骼技术,有效帮助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翻译眼镜和科大讯飞的AI双面透明屏,帮助听力残疾人实现无障碍交流。智能仿生机械手,帮助上肢残疾人实现了手功能的重塑与再造。


  茶歇区域,听力残疾咖啡师精心调制的“静默咖啡”香气四溢,成为展区一大亮点。参观者在这里小憩,品味咖啡的同时,更感受到残疾人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无限可能。

  这个金秋,在杨凌农高会的舞台上,陕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成果如画卷般徐徐展开,传统与科技在这里交融,梦想与现实在这里接轨,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与温暖的动人图景。
			发布 :教就部
			
			
				分享至: